本周宏觀數據整理
12月20日至12月27日,美元指數下跌0.23%,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下跌0.10%。美國一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跌,而十年期及三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則呈現上漲態勢。黃金期貨價格上漲1.63%。比特幣下跌1.39%。以太幣下跌1.83%。大宗商品中螺紋鋼、紐約原油、玉米期貨價格及大豆期貨價格均呈現上漲態勢。
信息來源:英為財情、新浪財經等
每周宏觀大事件整理
【工信部:2025要推進算力中心建設,出臺量子產業政策】
12月26日至27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部署2025年任務。
會議強調,推動信息通信業高質量發展,完善“雙千兆”網絡發展政策措施,試點部署萬兆光網,力爭累計建成5G基站450萬座以上。有序推進算力中心建設布局優化,加快網絡升級“聯算成網”。
會議表示,實施培育新興產業打造新動能行動,推進制造業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擴大北斗應用規模。因地制宜建設低空信息基礎設施。
開展未來產業創新任務“揭榜掛帥”,制定出臺生物制造、量子產業、具身智能、原子級制造等領域創新發展政策。推進服務型制造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提升工業設計水平。
會議還指出,分行業分區域布局一批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推進工業5G獨立專網建設,壯大多層次系統化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實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動,加強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研發布局和重點場景應用。
【國辦: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將低空經濟、算力設備及輔助設備基礎設施等納入項目資本金范圍】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優化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旨在更好發揮專項債券強基礎、補短板、惠民生、擴投資等積極作用,提出7方面17項舉措。
一是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實行專項債券投向領域“負面清單”管理,未納入“負面清單”的項目均可申請專項債券資金;在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方面實行“正面清單”管理,提高用作項目資本金的比例,以省份為單位,可用作項目資本金的專項債券規模上限由該省份用于項目建設專項債券規模的25%提高至30%。將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制造、數字經濟、低空經濟、量子科技、生命科學、商業航天、北斗等新興產業基礎設施,算力設備及輔助設備基礎設施,高速公路、機場等傳統基礎設施安全性、智能化改造,以及衛生健康、養老托育、省級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等納入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
二是完善專項債券項目預算平衡。優化專項債券額度分配,做好項目融資收益平衡,確保專項債券實現省內各市、縣區域平衡,嚴防專項債券償還風險。完善專項債券項目“一案兩書”制度。
三是優化專項債券項目審核和管理機制。開展專項債券項目“自審自發”試點,在10個省份以及雄安新區下放項目審核權限,省級政府審核批準本地區項目清單。打通在建項目續發專項債券“綠色通道”。建立“常態化申報、按季度審核”的項目申報審核機制。
四是加快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加快專項債券發行進度,加快專項債券資金使用和項目建設進度,加強專項債券資金使用監管。
五是強化專項債券全流程管理。加強專項債券項目資產管理,分類管理存量項目資產,規范新增項目資產核算。建立專項債券償債備付金制度,抓好項目收入征繳工作。對收入較好的項目支持提前償還債券本金。
六是加強專項債券監督問責。加大監督問責力度,嚴肅持續抓好問題整改工作,加強審計監督,依法接受人大監督。七是強化保障措施。加強組織實施,形成工作合力。開展政策實施動態評估,提高政策實施效能。
《意見》強調,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要落實主體責任,健全本地區專項債券管理工作機制,管好用好專項債券資金,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專項債券管理工作具體組織實施。
【財政部:2025年重點支持擴大國內需求,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
12月23至24日,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支持擴大國內需求,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會議強調,2025年要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大力提振消費。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力度,健全公共文化服務財政保障機制,推進實施新一輪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提升行動。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合理安排債券發行,以政府投資有效帶動更多社會投資。
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財政赤字率、安排更大規模政府債券。會議表示,2025年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打好政策“組合拳”。一是提高財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二是安排更大規模政府債券,為穩增長、調結構提供更多支撐。三是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強化精準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四是持續用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促進財政平穩運行、可持續發展。五是進一步增加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強地方財力,兜牢基層“三保”底線。
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會議指出,要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全力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深入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獎補政策。加強對企業的紓困支持,堅決防止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問題。
【中辦、國辦: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持續實施自動駕駛、智能航運等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
12月23日周一,為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辦、國辦發布關于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的意見。
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依法依規參與鐵路建設運營:《意見》指出,穩步推進交通運輸領域自然壟斷環節改革。以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特許經營、政府監管為主要內容,加快推進鐵路等行業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明確自然壟斷環節和競爭性環節范圍。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依法依規參與鐵路建設運營。促進鐵路運輸業務經營主體多元化和適度競爭,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自主運營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支持地方控股鐵路企業自主選擇運營管理模式。
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意見》表示,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機制。健全綜合交通運輸統籌發展、運行監測、公共服務、科技創新、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等職責體系和運行機制,統籌推動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郵政等行業發展。推進公路收費制度和養護體制改革,推動收費公路政策優化。構建全要素水上交通管理體制,完善海事監管機制和模式。持續推進空管體制改革,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
持續實施自動駕駛、智能航運等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意見》提到,推動交通運輸綠色智慧轉型升級。按規定開展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保障規劃實施與生態保護要求相一致,強化交通運輸能耗與碳排放數據共享。完善交通運輸裝備能源清潔替代政策,推動中重型卡車、船舶等運輸工具應用新能源、清潔能源。加快調整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深入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發展。持續實施自動駕駛、智能航運等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
依法對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網絡道路貨運等平臺經濟領域開展跨部門協同監管和服務:《意見》提到,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加強交通運輸領域市場競爭狀況評估,依法查處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防止利用數據、算法、技術等手段排除限制競爭、侵害從業人員合法權益。依法對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網絡道路貨運等平臺經濟領域開展跨部門協同監管和服務。依法加強對交通運輸新業態經營者集中審查。
適度超前開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意見》提出,健全多式聯運運行體系。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適度超前開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提升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能力。嚴格交通基礎設施關停關閉程序。積極發展鐵路(高鐵)快運、甩掛運輸、網絡貨運、江海直達、水水中轉等運輸組織模式,加快鐵水、公鐵、空陸等多式聯運發展,推動“一單制”等規則協調和互認,加快培育多式聯運經營主體。推動冷鏈、危險貨物等專業化運輸發展。
信息來源: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工信部、財政部、華爾街見聞